南浔古镇地处湖州市南浔区,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各级历史建筑36处,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荣誉,被誉为“江南古镇的封面”。
修旧如旧留古韵
行走在南浔古镇,到处有树木相伴,随风摇曳的柳树、生机勃勃的樟树、柔美娇嫩的广玉兰……其中不乏树龄过百的古树。
在素有“江南第一民宅”的张氏旧建筑群内,一颗树龄120年的广玉兰郁郁葱葱。与古镇一样,正是在精心保护与管理下,古树名木才得以穿越风雨,枝繁叶茂。
张氏旧建筑群又名“懿德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是南浔至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民宅,以清代建筑为主,兼有西式韵味,做到了“西中有中,中中有西。”
“我从小在南浔百间楼长大,对古镇很熟悉,所以参与修缮过‘懿德堂’。”谈起古镇中的宅第特色,南浔古建专家沈嘉允滔滔不绝。30多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古镇的每一个角落。为何南浔古镇的文物保护能做到远看有“势”、近看有“质”?沈嘉允用“修旧如旧、保留古韵”八个字来总结。
近年来,南浔区积极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制定并出台了《加强南浔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实施“老宅新生”工程,让“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的历史风貌重现眼前。
“老调新词”满堂彩
“小小南浔镇哎,赫赫有名哎。小桥流水么,别有情哎。”走在河岸边,南浔小调声声入耳,唱歌的人是已在古镇摇船十七载的船娘张勤芳。谈到古镇的变化,张大姐打开了话匣子。
“一天最多的时候要往返十几趟嘞!”张勤芳说,自从去年1月份古镇宣布向全球游客永久免票后,眼见着游客越来越多,邻里们都想为家乡出把力。随着家乡越来越美,自己的收入也越来越多,除去补贴家用,挣的钱甚至可以置办“大件儿”。说到这里,张大姐又开心地唱起了小调:“东南西北栅哎,风景实在灵哎……”
像张大姐这样“闲不住”的原住民不在少数。
锣鼓鸣奏中,南浔区练市船拳协会的师傅们在台上大显身手,木棒、鱼叉、大刀等兵器齐上阵,引得阵阵喝彩。
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练市船拳是湖州的传统习俗。“我们很多成员都是当地居民,能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弘扬家乡的文化,一举两得。“南浔区练市船拳协会会长雷仲说,看到古镇如此受欢迎,乡亲们都感到很幸福。
古镇焕新迎远客
25日一大早,游客马梅和南风特意从南京乘坐高铁,来到南浔拍摄古装照片。
作为江南人,南风对古镇风光并不陌生,但南浔还是让她感到耳目一新。“这儿真的很大,每走出几十米就有一个新景色等待探索,而且它虽然繁华,但不喧嚣,还很年轻化,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让南风感到恰到好处的背后,是南浔古镇为让游客体验常新,不断向新求变的结果。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2023年,古镇共引入了外滩5号、星零界等“首店”店铺43家,并助力李白图书馆餐厅等61家爆款IP开业,整年接待游客量突破了1200万人。
“我们这里经常有外国朋友来喝咖啡。”在景区只壹餐厅内,店长朱煜安和店员们正忙碌备餐。朱煜安说,随着古镇越来越开放,加上交通越来越便捷,前来就餐的游客范围从周边城市扩大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加拿大的“回头客”。
今年,沪苏湖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轨道上的南浔”呼之欲出,古镇已经敞开怀抱,准备拥抱更加繁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