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圣地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秦淮河畔古长干里。长干里是南朝寺庙的发祥地和江南佛教中心,佛教文化绵延千年,根深叶茂。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两句诗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塔”,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
大报恩寺,到底报谁的恩?
圣地广场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于2015年开放以来,已经成为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以现代风格的博物展馆和大报恩塔为建筑主体,陈列了千年地宫出土的珍贵佛教文物,展示了佛教千年历史文化传承。
在中国的寺庙中,“报恩”是一个常见的名字。外地也有许多寺庙以“报恩”为名,苏州的报恩寺塔就是之一。那么在参观大报恩寺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其中的“报恩”有什么含义?报的又是谁的恩呢?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大报恩寺的前身,几世轮回,历经兴衰。明永乐十年(1412年),在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并赐名“报恩”,大报恩寺由此迎来最辉煌的时期。
朱棣作为天子,他想要报谁的恩呢?线索就在朱棣下旨重建大报恩寺的诏书,以及他为大报恩寺立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中。
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在为大报恩寺重修的诏书中说:“朕念皇考、皇妣罔极之恩无以报称……以此胜因,上荐父皇母后在天之灵,下为天下生民祈福……乃名大报恩寺……告于有众,咸使知之。”
看到这里大家都会觉得,大报恩寺应该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朱棣纪念的是他的生母。吴晗先生和傅斯年曾考证称,朱棣的生母是一位高丽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