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唐·张继
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让这座江南水乡的寺庙名扬天下。从盛唐至今,许多人慕名前来,只为觅得寒山拾得的遗踪、重走枫桥、阅经敲钟。
寒拾遗踪
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的寒山寺,最初叫“妙利普明塔院”,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在建成后的一千多年里,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寺庙先后惨遭多次火毁。如今,世人看到的寒山寺重建于清朝光绪年间。
和合祖庭
和合二仙与寒山寺有何渊源
说起寒山寺,除了诗人张继广为流传的《枫桥夜泊》,还有一段流传已久的历史典故。
相传,贞观年间有两名年轻人寒山与拾得,他们从小一起长大,虽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父母为长大后的寒山定了门亲事,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寒山在得知真相后,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于是毅然决然的离开家乡,独自前往苏州出家修行。拾得在得知寒山离家的原因后,决定动身前往苏州寻找寒山,与他一起皈依佛门,最终拾得在苏州城外找到了寒山。
寺庙风景
直到今天寒山寺内仍供奉着寒山、拾得的佛像,寺内现存的一块碑石上刻着的“和合二仙”图案,正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拾得远渡重洋,来到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将和合的思想发扬光大。两人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后世传颂。他们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也广为流传,影响颇广。
大雄宝殿
寻踪千年古刹寒山寺
寒山寺虽不大,却值得一逛。
走在寺内,正殿门桅上悬挂着“大雄宝殿”的匾额,中间和左右两边分别供着如来佛坐像、阿难、迦叶。沿墙的两侧坐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神态各异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佛像的背面供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的画像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掬。
藏经楼·寒拾殿
位于藏经阁内的寒拾殿是寺庙里最据特色的一处,屋顶雕饰着《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得真经归来的人物形象,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贴切。一楼内墙壁上嵌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文(系禅宗),还有明代杰出书画家董其昌等人的书法碑刻。
普明塔院
从藏经楼北侧向东走,来到普明塔院。与大雄宝殿遥相呼应的它四周塔檐下悬挂着108个风铃,微风吹过,铃声悦耳,着实为它增添了几分动感和灵气。回廊内壁布满了风格各异的碑刻,整个塔院厅、堂、楼、塔布局紧凑,疏朗有致。
诗碑廊
一旁的碑廊内嵌立着唐宋以来历代名人(唐寅、文征明、康有为、罗聘等)的多块诗碑,其中最吸引目光的当属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碑。
观音峰
由长老性空和尚题写的因“玲珑剔透、琉璃娟秀、姿若观音临驾,慈态善容、风韵万种”而得名的观音峰,是寺内稀有的一块太湖石巨型灵璧。
梵音阁
要说寺庙内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还得是梵音阁挂着的那口“华夏第一佛钟"。如今,寺庙每年除夕夜都有敲108下钟的习惯。一是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物候,12、24、72相加刚好是108;二来表示对佛门108位长老的怀念;再一个是说一年中有108个烦恼,佛经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所以敲108下钟声,便可除尽所有烦恼。
中华第一诗碑
佛钟对面与之相对应的是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的诗碑——中华第一诗碑,这座高十多米的诗碑正面刻着由清俞樾书写的张继的《枫桥夜泊》,背面刻有乾隆皇帝手抄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身还有28条蛟龙盘旋而上,与寺内的大钟楼、普明塔院构成了苏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诗闻名的寒山寺,近些年不仅积极传承诗钟文化,而且为诗钟文化不断注入新的历史内涵。历经千年风霜,如今古刹门前的枫桥边依旧人来人往,虽然唐朝的客船已不复存在,但古寺仍会传出亘古悠扬的钟声。(文图 李婉清扬/摄)
景区票价
寒山寺:20元
敲钟:10元/次
新年听钟价格以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