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
新闻热线:025-84707368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江南乡村旅游唱响主旋律 中国民宿正成为新力量

发布日期:2015-11-06 10:36:37
来源:
责任编辑:陈思羽
分享到:
核心提示:  近日,记者有幸随第四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在江苏采访,在宜兴,听“篱笆园”创始人黄亚云与绿缘山庄董事长应梅红讲述江苏民宿的发展模式,似乎找到了解

  近日,记者有幸随第四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在江苏采访,在宜兴,听“篱笆园”创始人黄亚云与绿缘山庄董事长应梅红讲述江苏民宿的发展模式,似乎找到了解读江南乡村旅游火爆的新钥匙。

  “它应该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并作为经验介绍给日益火爆的中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来自北京的吴姓记者感慨。

  国家出台政策,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有规可循

  2014年8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意见》规定,中国应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统筹利用惠农资金加强卫生、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要把扶贫开发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5年8月18日在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强调,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现实有效之举,而且是我国旅游发展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是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渠道。他希望以农为本、以乡为魂,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随后,国家旅游局从2015年起推出中国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评选首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表彰1000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1000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10000家金牌农家乐和10000名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在江苏宜兴,大量的农家乐已升级为乡村民宿,而且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乡村旅游发展日益火爆。

  以“篱笆园”、绿缘为主的乡村民宿在今年以来,订房率持续超过70%,而且价格不菲。

  “在参加8月18日在黄山举办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后,我觉得我越来坚定我的信心。”“篱笆园”创始人黄亚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愿意做一名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带领农民做出品牌,共同致富。我希望我们不仅能打造‘1.0版本民宿’,还要推出‘2.0版本精品民宿’,甚至更多。”

  令人惊讶的是,在龙山自然村,这样的民宿竟然有22个。“篱笆园”对当地民居统一装修、管理、标识和营销,带动有空余房源的农户共同经营,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篱笆园还推出了不同价格的中高低档民俗,与此同时,民宿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农户光做民宿,一年的收入就有40万元。”黄亚云略带自豪地说,“除了民宿,一个农户一年的农产品销售还能增收四、五万元。”

  旅游+互联网产生“3个1万亿红利”乡村旅游可分享

  今年9月19日-9月20日,2015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在江苏常州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出席会议并讲话,李金早指出,未来5年中国“旅游+互联网”将在三大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有望创造“3个1万亿红利”,成为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李金早表示,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时空如何变迁,技术如何进步,旅游业的三大本质没有变,作为服务经济的特性没有变,作为实体经济的特征没有变,作为体验经济的内涵没有变。旅游和互联网融合必须始终坚持“以游客为本、服务游客”的方向与准则。

  调查显示,江苏宜兴龙山村已经有了10个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比如,“静心小屋”是以喝茶看书为主,“泠家”是以宜兴的制陶为主……而这些民宿的主人也早适应了“互联网+”时代,他们的民宿统一在网上经营,10个精品民宿统一定价,具体风格由游客自主选择。

  “目前这些民宿的年销售额达到了1500万元到1600万元。”黄亚云对记者说,“我们的主要客源是上海、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等地的游客,高铁开通之后,不少北京的游客也慕名前来。不过,很多预订都是通过旅游电商产生。”

  而绿缘山庄董事长应梅红则认为,自己虽然是一家独大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但因为体例大,一年内至少有3万余名游客到山庄做客,累计已获利上千万元的利润,而她总共投入仅3000万元。

  “我们也希望引入‘旅游+互联网’的模式,带动整体农家乐产业的发展,并助推农家乐品牌。”应梅红迫切地说。

  近几年,江苏旅游一直位列全国前茅,尤其是苏南地区,经济发达,人文荟萃,乡村旅游发展也较为出彩。

  “江苏乡村旅游在发展中立足本地特有资源,发挥乡村文化特色、融合乡村生态产品,促进传统农家乐模式升级换代,从而推进了江苏省农业转型和带动农民致富;刺激旅游消费、扩大百姓内需,促进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了农村生态文明,展示了美好江苏发展成就。” 江苏省旅游局副局长陈芬如是表示。

  截止2014年底,江苏全省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9个、示范点28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2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4个;江苏省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验区2个;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49家、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52家;还有特色各异、业态丰富的田园农庄、乡村俱乐部、乡村度假区、乡村酒店、农家乐、休闲农庄、山水人家、采摘篱园等千余家。

  农村将成中国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主战场

  “农村,或者贫困地区将成为中国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主战场。”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有每年出游规模达30多亿人次的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力军。”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日出游,70%以上选择在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增长均高于20%,这是对“主战场”的最好诠释。

  在过去的2014年,全国拥有农家乐超过190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0%。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超过3300万农民受益。

  吴文学希望,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

  乡村旅游模式在不断变化 但愿它不是借口

  近年来,江苏乡村旅游经营运作模式不断转变,开始向合作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政府+农户”、“政府+公司”、“政府+公司+农户”、“农企+旅行社”、“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的旅游产品结构正在不断改善中,适应市场和抗击经营风险的能力非常强。

  “我们欣喜地发现,江苏乡村旅游已经迸发出它的潜力,资本的不断融入,知名旅游集团的加盟,乡村旅游带头人的不断涌现,为江苏乡村旅游的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江苏网编辑中心副主任储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不过,记者也发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乡村旅游模式同样存在开发模式雷同、商业配套不够完善、生活业态单一、旅游产品极度缺乏等问题。

  “在很多地方,买包烟买点吃的都是问题,没有车,没有小商店。”来自北京的吴姓记者表示,“一到晚上九点半,整个度假区一片漆黑。出去散步有时候还能遇到狗叫声,对于极少呆过农村的城市居民,确确实实让游客觉得害怕。”

  来自南京的于姓记者表示,这里的乡村旅游发展非常好,对于城市市民来说,放松、减压、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不同的特色美食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不过,总感觉在形式上缺乏互动,而且在有些地方,竟然没有网络,无法进行“美丽分享”,这对于喜欢用手机上网的游客来说,是个非常难受的事情。

  更让记者担心的事情是,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完全抛开了农村、农业、农民等元素,乡村旅游只是一个借口,似乎江苏也存在。

  对此,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杜一力曾在多种场合疾呼,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成立农民专业协会等农合组织。她表示,政府或企业在乡村旅游开发时,如无法兼顾农民利益,会让乡村旅游陷入新的发展漩涡之中。

  业内人士认为,乡村旅游一手牵着农民,一手牵着市民,绝对不能把农民变成农民工、变成市民,更不能把农村城市化,否则后果很严重。

  坊间正在流传的“预测”是:三十年后,中国老百姓将开始从内心世界关注土壤,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而真正能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那是50年后的事。

  “乡村会成为城市人追求的主流目标,甚至会成为中国人的奢侈品,未来可期,乡村旅游可期。”中国江苏网编辑中心副主任储周表示。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扫我关注!
已有9条评论,共7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