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新沂市,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水运的兴盛带动了窑湾工商业的迅速繁荣,加速了南北方人流、物流的涌动,还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窑湾也因此形成了南北交融的商贸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地域文化等。
小编今日要给大家解读的是,窑湾经典的特色文化——建筑文化。
△窑湾北门
窑湾建筑呈现融汇南北的特点,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大运河汇通南北,窑湾作为重要节点,南北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因此窑湾的建筑风格既有南方的细腻,又具北方的粗犷。
山西会馆、山东会馆庄重宏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传统标准模式,镇上的天主教堂为典型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还有凸显江南园林特色的苏镇扬会馆、散发着山西文化光芒的三晋别院……丰富的古建筑群是窑湾珍贵的文化遗产。
独具特色的古建筑风格,倚河傍湖的水域风光,使得窑湾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一众古镇中显得独树一帜。
△窑湾
在窑湾古镇,明末清初形成的两条主街道——中宁街和西大街,至今仍保持原有风貌。
中宁街长约五百米,宽约三米,青石板路,两面是老屋木门店铺。西大街的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等,是古镇“前店后坊”布局模式的典型代表。
△吴家大院
吴家大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窑湾古镇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宅院。修复后的吴家大院整体划分为三过砥三进院,彰显出窑湾首富的阔绰与气派。
大运河的兴衰牵系着许多家族的命运,这其中就包括窑湾首富吴氏家族。
明朝末年,福建沿海被清兵占领,当地明朝官员不肯降服清兵而遭缉捕。清康熙十年,皇帝大赦一批沿海官员。其中就包括后来吴家大院的主人吴洪兴,他原是明末海税官,被发配到窑湾落户,通过发挥自己熟悉商贸业的特长,创办了“吴洪兴烟丝店”,由此开启了吴家在窑湾的兴盛之路。
至乾隆年间,吴家已为窑湾首富,共有房屋500余间,单是中大街的吴家大院就有房间232 间,人称窑湾“吴半街”。民国时期,“吴洪兴烟丝店”已发展为五家连锁。
吴家大院沿袭了福建沿海风格,房屋构造全部采用明式的砖木结构,具有防台风防暴雨防盗的功能。墙基比较厚实,具有防寒避暑的作用。
吴家因是窑湾大户,房屋高低自是讲究。整体院落前高后低,这样出门的时候就要向上迈,也就寓意着步步高升。
窑湾古镇繁华时商贸兴盛、人流如织,会馆文化和驿站文化成为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
在此基础上,景区打造了以驿站文化为主题的龙舟驿客栈,以商贸文化为主题的运河商都酒店,以晋商文化为主题的三晋别院客栈,和以苏商文化为主题的苏镇扬客栈,为游客营造了古朴幽静、洁净舒适的美宿环境,全面彰显出窑湾古镇的特有文化。
△三晋别院客栈
明中期“开泇通运”后,晋商来到窑湾经商,在窑湾开设钱庄以及典当行,并修建了山西会馆。三晋别院作为山西会馆的后院,现为山西风情的主题客栈。
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沂河东岸的三晋别院,建筑整体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磅礴大气,处处散发着山西文化的灿烂光芒。
△苏镇扬会馆
苏镇扬会馆为窑湾八大会馆之一,清康熙年间由苏州、镇江、扬州商人在窑湾兴建,如今摇身变成了人流如织的苏镇扬客栈。
客栈位于古镇中宁街上,建筑风格凸显江南园林特色。从门厅进入小园子,映入眼帘的是青砖黛瓦,曲廊回旋,亭台楼阁,叠石假山,小桥流水。
湖中有小桥相连,东有戏台,临水而坐,耳边似有昆曲回荡,让人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感。
闲坐窗前,静观船来船往的运河风光,或是漫步院中,感受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情,都是极好的体验。(文/陈娴 图/窑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