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的发源地,其根在徽州,就是如今的歙县。
作为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歙县历史悠久,文风昌盛,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位于歙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许村,就是古徽州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在徽州,民居、祠堂、牌坊堪称“古建三绝”。许村保留有大量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百余座,依旧保持着其特有的历史风貌,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辉煌过去。
一桥、一坊和一亭
△许村
歙县许村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这里山川灵秀,甲第联翩,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
许村始建于东汉,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古称富资里、昉源。唐朝末年,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迁居于此,其嗣后人丁兴旺,遂更名为如今的“许村”。
该村村落布局依据徽州传统的“风水”理论,枕山面水,随形就势,至今仍保留“倒水葫芦”的基本形态。
漫步许村,远处的墨色群山、茂密森林,与近处的多彩田园、徽派村落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秀美的生态乡村画卷。
明代的“许村十二景诗”之《幽窗夜读》首联即是:“锦里人称许,诗书自一村”,不仅点明许村外在的风光与内在的特质,还巧妙地将“许村”二字嵌入其间。
沿溪而下,映入眼帘的是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村里的文化地标——高阳廊桥横卧在碧水之上,潺潺流水倒映着白墙、黛瓦、古树,以及岸边人来往的身影。
高阳桥旁是双寿承恩坊,这是全国唯一的夫妻百岁老人寿坊,桥尽头矗立着一座歇山顶八角亭,名为大观亭,微风拂过,悬挂在亭阁檐边的风铃叮当作响,似是在呼唤外出的游子回家。
这一桥、一坊和一亭,串联在一条轴线上,组成了许村的最美风光。
古道上的一颗明珠
历史上,这里是徽州府的北向门户。许村镇尚存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箬岭古道,始建于隋,后经历代修缮,至明代中期已为通衢,是当地人北上经商、考举的必经之路。
沿着古道蜿蜒上山,沿途有竹海、清泉、茶田等交织为伴,千百年来军民官商、轿马车驼的影像仿佛重现眼前。
△许村
曾经的徽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句话道出了走南创北的徽州商人的真实写照。
徽州七山一水三分田,山区里的徽州人家,迫于生存往外经商寻求生机,走出了一条条饱经风霜的经商道路。
登源河上的板凳桥,勾连起徽州乡民离家回家的路;练江上的渔梁坝,见证了多少徽商闯荡天下的鸿鹄之志……
古徽州有九条驿道通往四方,箬岭古道便是其中之一,连接古徽州府与安庆府。明弘治《徽州府志》载:“它一通太平,一通旌德,为邑北要冲。”
这条古道,从歙县许村出发,到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谭家桥镇,全长约30里。徽商在明中叶达到鼎盛,箬岭古道由此成为运输粮食、盐和山产的交通要道,大大促进了皖南山区与外界的交流。依托这条古道,许村殷盛一时。
古道之外,还有水运助力。到了清代,伴随着歙县北跳石到许村的十五里水路疏通之后,许村的货物可以用木筏直运郡城,许村人的行商之路也顺着水路越走越远,越走越顺。
后来越来越多的许村人,沿着先人开拓的道路外出务工经商、开行设铺,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奇迹,也使许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是离乡道,也是归家路
一条箬岭古道串起了许村的兴衰,是离乡道,也是归家路。
从许村走出的徽商很多,史料记载就有15个富商,最成功的是盐商,他们不仅生意成功,也注重文化教育,崇尚“贾而好儒”,两淮盐运史许家泽一门曾出了5个博士。
△许国石坊——明代大学士许国(许村后裔)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
在外经商的许氏族人发达后纷纷荣归故里,大兴土木,修桥铺路,造福桑梓。
他们在建家宅、造祠堂上更是不遗余力,追求宏大气派、富丽堂皇,以彰显家族实力、声望,从而造就出这一罕见而独特的村落景观——许村古建筑群。无怪乎有专家说,许村是一座“徽州古建筑的博物馆”。
这里的每一幢宅第都记录着主人创业的故事,其中以茶商许声远的私宅最为气派,其布局完整,木雕精美,被东南大学定为皖清民居的范本。
这是一幢三进三开间的二层房屋,相较于前进的精美木雕,后进则吸取了西洋建筑的风格,木雕搭配玻璃窗,门上的木栓改为洋锁,既古典又洋气。使用的玻璃,也都是在上海购置的外国货。
许家后人许骥说,外曾祖许声远在上海创办“许协隆茶号”,将徽州的松萝茶销往英国。由于长期从事外贸,家人的生活习惯渐受西方影响。自然而然地,这种习惯也融入到了房屋建设中。
得益于较好的保护,许村现有100多幢明清与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存世。2006年,许村古建筑群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许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文/陈娴 图/歙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