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公园和绿地里的帐篷又开始多了起来。
即便较几年前稍有降温,露营依然是当下国内最流行的户外休闲娱乐方式之一。露营消费的兴起,率先带热露营装备行业。帐篷、天幕、蛋卷桌、月亮椅……曾经的小众之选如今已是购物车中的常客,火热的市场不仅让国产品牌迎来发展机遇,更引来众多后来者竞相入局,并在短时间内将行业变作一片红海。
随着露营从“网红”逐渐走向“长红”,一度过热的露营装备市场也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随着市场分层趋势不断明显,行业逐渐形成共识:造帐篷和折叠椅,已经不再是一门能轻易赚“快钱”的生意了。
竞争日趋白热化
对于绝大多数国内消费者而言,一次露营往往始于在电商网站上挑选心仪的装备。义乌女老板陈丹林最近的生意不错。清明小长假才过,五一假期又已经近在眼前,帐篷、睡袋等露营装备的采购量明显上升。陈丹林告诉记者,这种“时令性”的忙碌近几年已是常态:“放在早些年谁能想得到,国内市场居然也有了‘露营季’。”
与活跃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里的绝大多数商户一样,陈丹林也是做外贸起家的。2008年,她成立了自有品牌夏诺多吉,主营各类露营装备,销往欧美和中东市场。露营在国内一夜爆火,嗅觉灵敏的陈丹林果断转向,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向国内市场。这几年生意做下来,陈丹林明显感到同行越来越多了,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以前做外贸,一款产品的颜色和款式几年都不带变的。但是国内市场就完全不是这个逻辑,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同样是折叠椅,哪怕就是多加一块用来搁脚的横档,也要当作新品向市场上推。”陈丹林表示,“上新”频率已成为行业内的一项重要指标,唯有源源不断地推出新品,才能让企业不至于迅速沉没在眼前的这一片红海中。
陈丹林坦言,露营装备行业某种程度上门槛并不高;面对火热的市场,长三角地区大量制造业企业和工厂这几年纷纷“跨界”生产露营装备,直接导致市场上迅速出现海量的同质商品。而在消费端,国内消费者对于露营此前普遍并不熟悉,对于如何挑选装备也几乎全无概念,因此性价比往往成为消费决策的首要因素,行业随之无可避免地被拖入价格战,其中电商渠道的战况尤为激烈,且旷日持久。
手握自有品牌,陈丹林的策略是将目标客群放在“懂经”的“老玩家”身上,重点瞄准中高端市场。然而,电商平台上的各种“九块九包邮”虽然客单价低得可怜,但是销量高得离谱。这种“跑量生意”,陈丹林也不愿轻易放弃。她表示,在工厂“不是特别忙”的时候,她也会匀出部分产能生产“电商款”产品,去和同行“卷一卷”,“毕竟有量,不做实在可惜”。
“跑量生意”暗藏风险
这种“跑量生意”绝非稳赚不赔,甚至还暗藏着巨大的风险。国内露营装备品牌火枫的市场总监周启豪就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浙江永康的一家工厂,此前专门承接露营装备的代工业务。2022年,眼看市场一片大好,这家工厂决定亲自“下场”,一次性生产了80万把户外折叠椅投向市场。可惜,这次大手笔操作最终只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库存压力。
“为了消化库存,只有降价这一条路可以选。从九块九包邮,一直降到一块钱包邮。直到现在,这批椅子还没有彻底卖完。”周启豪说。
在周启豪看来,过去几年市场的过热导致全行业的误判。盲目扩张的结果去年就已开始逐步显现,国内露营装备品牌无论体量大小,几乎都面临着库存压力,降价清仓已逐渐成为某种常规操作。
周启豪告诉记者,火枫前几年也曾拓展产品线,除了看家的餐饮“硬装备”,也生产销售一些“大件”露营装备,以期在迅速成长的国内露营消费市场中获取更多存在感。
火枫最终浅尝辄止。周启豪解释,全品类策略不仅未能如愿为品牌带来更多“存在感”,反而拖累了主力产品的销售,让品牌形象变得面目模糊:“新用户在我们身上找不到与品牌之间的差异,老用户觉得我们不再‘硬核’,最终两头不讨好。”
周启豪认为,露营热度仍在,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国内也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固的露营消费群体,未来也可能进一步发展出有别于欧美、日韩等成熟市场的露营风格。如今,一些趋势已经出现苗头,比如与过去几年流行的“搬家式露营”“精致露营”不同,轻量化与性价比正成为露营玩家在选择装备时的关键词。如此大背景下,“挣快钱”已经几乎不可能。如何顺应新的消费潮流,推出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才是未来行业竞争的胜负手。